产业所需与学生所学同频共振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近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共建的智慧物流末端综合实训基地,迎来120余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这里,他们将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熟悉智能仓储、末端配送等工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行业、融入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让产业所需与学生所学同频共振,交出了一份产教融合的精彩答卷。该校党委书记刁洪斌说:“学校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践行‘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产教融合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校企协同、资源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耦合,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
“学校按照企业工作环境布置课堂环境。”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王胜华说,就读期间,学校会请企业实训讲师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可以直接面向企业需求展开实训。这种校企“无缝对接”的培养模式让他从容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依托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等优势特色专业,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文旅游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13个产业学院和现场工程师学院,将专业与行业深度融合。该校与企业合作共建20余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3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围着市场转,校企之间不断碰撞出化学反应,让产教融合走向“两头甜”。
“学校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基础,校企共同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相关课程,研发配套的教学资源,将企业先进技术与理念及时融入教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于进亮说。
在学校强力赋能下,学生在校期间清晰地了解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学到的技能可直接应用到工作中。
“我们与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的人才,无论是工作技能还是经验,都更贴合工作实际。”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副总经理杨凤翀说,校企合作23年来,已有300名毕业生进入他们旗下的酒店工作,成长为各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前不久,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新一期旅游大数据分析师现场工程师班开班。依托该项目,校企联合培养文旅行业人才,促进产、教、供、需的多维融合。
“工程师班旨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精操作、会分析、善协作、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文旅人才。”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庆介绍,公司将青岛运营中心落户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实现了校企人才、资源的共享共建共用,另一方面方便了工程师班学子参与项目研发。
“校企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数据采购、专业数据分析和数据发布4个方向,建立了大数据统计体系、大数据分析团队、青岛旅游数据库和信息发布平台,培养了一大批现场工程师,这为校企项目共研共创奠定了基础。”于庆说。
学生也从中受益。王庆楠是旅游大数据分析师现场工程师班2023级第2期的学生。在校期间,她和同学们深度参与了“一部手机游青岛”智慧云平台的搭建。“我们参与了智慧云平台中游客公共服务平台、涉旅企业管理服务平台和文旅综合监管平台的构建和运维,掌握前沿技能的同时,还能与企业员工互动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开阔眼界。”王庆楠说。
项目共研的例子还有不少。该校产教融合服务中心主任庞阳介绍,学校与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研“烹饪曲线及智慧菜谱”等项目,校企专家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和技术优势,破解研发难点。
刁洪斌表示,未来,学校将加大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调整优化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密切关联的专业群,推动校企在育人、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书写产教融合新范式。(本报记者:宋迎迎 通讯员: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