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萍)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创新打造“一马当先”大思政课品牌,通过构建“马”上学思、“马”上寻根、“马”上凝眸三维一体模式,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马”上学思 真理之光耀青春
追寻真理之光,激昂磅礴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代表走进马克思主义真理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在真理馆内,同学们沿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传播的历史脉络,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现代化的展示技术,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时代意义。这场“行走”的学习,将书本上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使同学们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激发了探寻真理、追求进步的巨大热情。
“马”上寻根 红船精神薪火传
溯源红色根脉,汲取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前往青岛党史文化墙进行参观学习,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红船精神为叙事主线,将百年党史在青岛这片热土上的生动实践有机串联起来。同学们通过观看历史照片、实物展陈和场景复原,聆听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的伟大征程中,特别是青岛地区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篇章。通过参观实践,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让红船精神薪火相传,在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马”上凝眸 硝烟深处见忠魂
重温烽火印迹,赓续爱国情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烹饪学院共同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南京照相馆》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历史叙事,展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境中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和人性的光辉。影片所呈现的历史事实,为师生们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本质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一马当先”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资源平台,丰富活动形式,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通讯员:王萍 审稿:李瑶 责任编辑:周晓莉 来稿日期: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