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洋)6月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学优势和育人责任,在线上教学中适时推出“疫情思政课”专题,充分挖掘抗疫阻击战中的育人元素、生动素材,讲授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和生动故事,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和好评。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院104个班级3679名学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覆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32个专业,学生涉及面广。受新冠疫情影响,同学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如何应对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确对待疫情成为同学们广泛关心关注的话题,也必然是思政课作为主渠道要解决的问题。
5月底,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李婧、陈焕文两名青年教师,专门录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家园·使命——疫情应对下大学生素质提升及责任担当”两个教学专题,学习参与率超过99%,学习成绩优秀率超50%。同学们在论坛中积极发言,纷纷表示:我国在抗击疫情中体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令世界卫生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党和国际组织给予高度赞赏,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与援助。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要听从指挥,响应号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彰显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宋洋 审稿:李瑶 责任编辑:于克晓 来稿日期: 6月19日)